李云迪之后,又一加拿大华裔男孩成肖邦大赛冠军,谁说不鸡娃不成才

发布日期:2021-11-03 17:53
分享到: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全球历史悠久的钢琴比赛之一,每5年在波兰首都华沙举办一次,至今已有94年历史。“肖赛”对一个钢琴家来说,一生能参加的机会屈指可数。而且该比赛以专业性强、评选严格、宁缺毋滥著称——如果没有足够优秀的选手,第一名宁可空缺。

21年前,18岁的李云迪就是在这个比赛上横空出世,一鸣惊人。

今年的比赛,主办方从 500 多名申请者中选了 151 人参赛,刘晓禹就是其中之一,同样一鸣惊人。

在这94年里,肖邦国际钢琴大赛获得过冠军的华人唯李云迪和刘晓禹二人。在刘晓禹赢得冠军的同一天,史上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冠军李云迪因嫖娼被北京朝阳公安分局拘留一颗星升起,一颗星坠落。


父母都是北京人,肖赛新秀7岁学琴

刘晓禹1997年出生于法国,父母亲都来自于北京,在6岁时随父母从法国移居加拿大蒙特利尔,住在加拿大法语区的他,中英法文均为母语水平。

由于郎朗的故事太深入人心,我们都觉得练琴是个苦差事,即便天才也得一坐6个小时,还得有锲而不舍的家长狠推。

出乎意料的是,刘晓禹几乎就是站在郎朗的反面。

相较于郎朗2岁开始学琴,不休息不游戏不上幼儿园,一弹一整天,天分+苦练+鸡娃的中国式琴童;刘晓禹8岁才开始学琴,而且学的还是电子琴。

都说钢琴要练童子功,电子琴会把手型搞趴,但是刘晓禹好像没有遇到这些问题。
刘晓禹的父母似乎完全没有一颗鸡娃的心。

加拿大小学没作业,刘晓禹就天天玩儿,踢球、打球、游泳、下棋、打游戏,一样不落。

至于那台55个键的电子琴,刘晓禹每天只弹10-15分钟,号称:时间还要分配给其它的兴趣。

在被问到,练琴是不是很辛苦时,刘晓禹急忙摇头回答——我肯定没有别人练得辛苦,我小时候练琴是非常少的,什么时候不想弹就不弹了,小孩能坐住的时间有限,家里也没人去强迫我弹。

没吃过被家长恐吓的苦头,没做过背不出谱子的噩梦,没被老师的小棍敲过手背,就这么水到渠成地开始钢琴之路了。

就这样在毫无压力中瞎玩了2年,直到刘晓禹10岁时,电子琴的音阶跨度不够用了,父母才给他买了第一台钢琴。


仅仅弹了一年立式钢琴后,刘晓禹就开始比赛得奖了。

据他说,当时,自己对别人的水平完全不了解,对自己是啥水平也不怎么了解,就这么毫无期待地开始比赛了。哪想竟能获了个奖。小孩子站上讲台心下得意,又促进了继续练琴的动力。

后来,刘晓禹回忆说——感谢小时候没有过度消费自己的兴趣,自己一路走来一直是非常舒服的状态。得益于无压力的学琴环境,自己才能一直坚持到现在。

刘晓禹14岁时,已经在跟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的克利夫兰管弦乐队合奏。从10岁弹上真正的钢琴,到14岁也才4年的时间,这种成长速度也让人匪夷所思。

后来,刘晓禹也并没有上柯蒂斯、茱莉亚那些顶尖音乐学院,而是就在家门口读的蒙特利尔大学音乐系。他的老师是1980年获得过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冠军的越南裔钢琴家邓泰山。


▲刘晓禹和获得第六名的17岁加籍华裔少年白立君,都是邓泰山的学生。邓泰山也是本次比赛的14名评委之一

在参加肖邦大赛前,刘晓禹已经是一名演奏钢琴家,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参赛和演出。此外,他仍然保持着少年时代的众多兴趣,精通围棋、每天游泳。

三联生活周刊对刘晓禹的采访

三联生活周刊:我看过你19岁的时候在鲁宾斯坦钢琴比赛上弹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那时候你就已经很厉害了,我觉得你是天赋非常好的钢琴家。虽然你出生在海外,但据说你在成长时还是接受了一部分的中式教育,包括你的中文也是母语水平。平时你会主动了解一些中国文化吗?你认为这方面的背景对你的钢琴演奏有积极影响吗?

刘晓禹:首先你听我的中文基本上没有口音,这就能说明很多事情了。严格来说我没有在学校里学过中文,但我从小就看各种电视连续剧和中文小说,金庸的所有小说,以及四大名著我都看过五遍以上,加上我从七八岁开始,每年都回北京两三趟,所以我对中国一点都不感到陌生,甚至我跟在国内的朋友聊起某些历史典故,或者是在电视剧里看到的跟中国历史有关的东西,他们都不知道。所以我虽然在海外生活,但是我从来没有漂泊在外的感觉,我觉得我跟你们就是一样的。

当然了,我是在巴黎出生的,从小讲法语,后来在蒙特利尔也是讲法语,再加上我一直与中国文化没有脱节,所以我从小接受过的文化环境、生活习惯在我身上混在一起,可能这是我的思考方式比较活跃,容易接受跟自己不一样的想法的原因。而这种性格对演奏音乐是很有帮助的,因为我们在弹奏不同作曲家的音乐时,本质上也是在诠释不同的文化。从德国的音乐到法国的音乐,再到俄罗斯的音乐,当弹奏这些音乐时,感觉就像是在学一门新的语言,接受新的事物与新的习惯,所以我要感谢这种思考方式让我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东西。

三联生活周刊:比赛之后,相信你已经收到非常多的世界各地的演出邀约。你对成为职业独奏家的新生活状态做好准备了吗?未来会在演奏事业和继续成长之间如何平衡?

刘晓禹:这个平衡已经被打破了,我现在忙得不可开交,而我在来华沙比赛之前完全没想到离开的时候会变成这样,因为我一直想的就是要把所有准备的曲目都弹一遍,进决赛就很好了。但同时,我认为到了这样的年龄,在曲目量方面已经积累了这么多,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我在想,如果六七年前参加比赛,那时我才十八九岁,那我的生活可能一下子就乱套了。因为获奖真的仅仅只是开始,后面的演奏生涯该如何发展对我来说是有责任感的事,我该怎么继续进步,怎样调整好心态?

其实我的心态不用调整,虽然现在有了肖邦大赛冠军的头衔,大家对我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但我还是以前的我,心里完全没有那种所谓一夜之间突然变成明星的感觉。所以我还是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一定要留出时间来提升自己的音乐演奏水平。当然,未来会有很多演出活动,对我来说会很难控制,但我一定会给自己留出很多空闲时间来思考音乐。
阅读更多文章